close

天兵媽媽不教讓.jpg

不知道現在學校還有強調「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 "讓"這件事在東方的教育文化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美德,而我自己也是在有了第二個寶貝之後,才突然發現,要教"讓"這個字,還真不容易。天兵媽媽在原生家庭排行老大,父親對我的教育方式是「他永遠給我比妹妹們多一倍的資源,如果我有的東西妹妹沒有,她們想跟我要我不可以拒絕 ; 但如果妹妹有的東西我沒有,我不可以跟她們要」,因此在親朋好友的眼中我一直是被父親特別偏愛的孩子,但我的認知則是,我的資源確實比妹妹們多很多,所以"讓"對我來說一直都不難,只是最後演變成我對事與物看的很淡比較不重情,就算是我非常喜歡或珍愛的物品,只要妹妹們想要我通常也都不會太掙扎就大方的贈送給她們,所以這幾十年來妹妹們幾乎沒有跟我發生過爭執。

什麼是"讓"? 為什麼要"讓"?

對於"讓"這個字有特別深刻的感受是天兵媽媽大學剛畢業住在美國舅舅家的那段時間,當時我的表弟是家中的獨生子也是6年級的小學生,有一次因為隔天會有客人來家裏於是他特別在前一天跟我們提出了一些看法,他說 :「他比較喜歡A來家裏玩,比較不喜歡B來家裏玩,……. 」, 我們一開始還摸不太到頭緒,不知道他這樣表達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經過小心的慢慢溝通我們才發現原來他不喜歡年紀比他小的B來家裏玩,因為年紀比他大的A來玩時凡事多會讓著他讓他開心,可是若是年紀比他小的A來玩,則變成都是他要讓別人所以他不喜歡。表弟是獨子又在國外出生長大幾乎沒有學過什麼是"讓",到最後他直接生氣的問我們「什麼是"讓"?」「為什麼我要"讓"?」當時的我只覺得那是舅舅、舅媽大人的問題,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它也變成我需要面臨的問題了。

家裏的玩具都是媽媽買的,都是媽媽的

我相信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或歷史文化背景,天底下是沒有人想要當偏心媽媽的,但是資源有限孩子又太小,不是什麼都能溝通聽的懂的,況且天兵上班族媽媽下班回家後還有一堆家事等著我,哪有時間一筆一筆的幫孩子排解糾紛,於是我在孩子有衝突的時候這樣跟姊姊說 : 「妳不需要因為弟弟比較小就什麼都刻意"讓"弟弟,如果妳真的願意那就只是"分享",但東西還是妳的,如果妳不願意分享,那就把東西收好不要讓弟弟拿的到,或者玩其他東西轉移弟弟的注意力,因為他更小,常常不知道自己要玩什麼,只是希望有人陪他,或覺得別人手上的玩具比較好玩」。有時候只要簡單的教孩子轉換想法和看事情的角度,他們很快就能豁然開朗。對於弟弟我則是這樣做,我跟他說 :「如果你很想要拿姊姊的東西來玩,你可以先問她可不可以借你,如果姊姊不願意,你就跟她拜託拜託,因為你長得很可愛所以姊姊就會考慮考慮,多拜託幾次她就會借你,如果真的還不行,你就先玩一下其他東西,等一下再去拜託一次,有耐心一點她就會借你的」。這個方法因為弟弟小,拜託很可愛,通常10之8、9只要弟弟有拜託姊姊就會分享,只是弟弟太小其實不會拿揑,有時就變成是強迫式的拜託,姊姊不讓都不行,最後二個都氣呼呼的,都沒辦法玩,只是這種狀況也不多了。不過我還是跟姊姊強調,如果妳不想分享也請不用"讓",不要勉強,要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弟弟妳不想分享,再用很平述的方式試著教弟弟說 : 「如果你拜託姊姊了,可是姊姊真的不願意給,那就不可以再要了」,弟弟剛開始可能會聽不懂,可是只要妳是很認真誠意的告訴他,一次、二次他就不會再強迫妳了。隨著時間慢慢學習,他們已經很會用分享或交換的方式輪流玩,在天兵媽媽家沒有什麼讓不讓的問題的,必竟,姊姊偶而也會想要玩看看弟弟的玩具呀。當然也有很多東西像桌遊這種玩具一次只會買一套回家,我通常就會這樣跟孩子說 :「這些玩具都是媽媽買的,所以是媽媽的,可以輪流玩或一起玩,不是姊姊的也不是弟弟的。」誰也不用讓誰。

後記,孩子們給親朋好友的說法 :「我媽從來不幫我們排解糾紛,他都叫我們自己解決」。雖然聽起來很酸,不過我還蠻喜歡的。這種"讓"與"分享"的問題,我也把它用在帶孩子面對公共場所物品的使用上,只要每個人能遵守制序輪流玩一起分享也一起愛護,這樣每個人都玩的到也都享用的到。我教孩子對於自己的私人物品或玩具你就是物品的主人,你可以決定是否要與別人分享,如果你不想,你就要明白的告訴別人,不需要勉強讓給別人,然後自己不開心,當然,如果是別人的東西,他不願意與你分享,你也不可以勉強別人。我希望孩子們都能真正的快樂分享也不要"讓"的自己委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kky 的頭像
    Nikky

    職業婦女、上班族 : Nikky 天兵上班族媽媽

    Nik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